“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曾幾何時,生鮮品還是普通人遙不可及的消費品。
近些年,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鮮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時也帶動了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
僅2018年,國家層面就出臺了超過35項相關政策和規劃,其中包括《商務部辦公廳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關于復制推廣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化示范典型經驗模式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同意在北京等2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及《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冷凍冷藏食品經營監督管理的通知》等。
這些政策和文件注重從頂層設計出發,建立健全冷鏈物流標準,鼓勵加強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打造現代化的冷鏈物流網絡。
冷鏈物流主要是對于那些易腐易變質的原材料、產品和食品,在生產、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它們的質量,盡可能減少經濟損失。
與一般產品的物流相比,冷鏈物流對于物流運輸技術,系統優化的要求更高,同時冷鏈倉庫和設備的投資成本也更大,使得很多實力不夠的企業望而卻步。
近些年,隨著冷鏈市場規模的擴大和國家政策的出臺,冷鏈物流的發展條件已經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在冷鏈物流領域布局。
2013年,我國冷鏈物流規模僅有928億元,僅僅過了4年時間就達到2386億元,預計今后將以每年25%的增速持續增長,到2020年將形成4700億的巨大規模。
是什么支撐起了這么大規模的市場需求呢?
民以食為天,在13億人口的中國,肉類、水產品、禽蛋、牛奶、蔬菜、水果等生鮮農產品的生產和消費都位于世界前列。
2012至2017年間,我國生鮮農產品的產量從11.60億噸躍升到13.28億噸。
在這背后,一方面是農業現代化帶動的生產效率的提高和規模的擴大,更重要的是各種生鮮電商平臺、生鮮連鎖企業、新零售店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生鮮農產品消費方式。
在這種新的消費模式下,相比傳統的菜市場、冷凍批發市場,消費者能夠更便利地購買生鮮農產品,產品的新鮮度也得到了保證,同時還能享受加工、配送到戶等精致服務。
同時另一個不能忽略的因素:一個每年以9%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的行業——餐飲行業。
隨著國民生活日漸富足,經常出去美餐一頓也成為了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這也進一步拉動了冷鏈產品的消費。
在國內巨大消費市場的帶動下,借助一帶一路的契機,跨境冷鏈產品也迎來了井噴式增長,僅水果這一類產品,我國就從泰國、印度尼西亞、緬甸進口了上百億美元。
國內冷鏈加之跨境冷鏈市場欣欣向榮,冷鏈物流服務的提供商紛紛布局冷鏈物流服務業。
我們把它們分為兩大類:
? 第一類是以依托大型冷凍批發市場、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為主導、生產加工型企業為主導以及快遞公司運營的傳統冷鏈物流服務商。
? 第二類是以電商為主導、第三方冷鏈平臺為主導以及新零售下的新型冷鏈物流服務提供商。
我們將分兩期來對比分析這兩大類冷鏈物流服務商現狀及發展,本期將會重點分析傳統冷鏈物流服務提供商的現狀。
01 依托大型冷凍批發市場型的冷鏈物流服務商
此種類型的冷鏈物流服務商是順應我國時代發展,最早出現的冷鏈物流提供商。
如:武漢白沙洲冷鏈食品有限公司,擁有20萬噸冷庫,通過將農產品大市場聯成一體,批發、冷藏、加工、配送各類農副產品,形成板栗、海鮮、干鮮、冷凍食品4大專業市場。
然而,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新零售、生鮮電商開始出現,帶動了冷鏈物流的變革,打破傳統的層級批發式的冷鏈供應鏈結構。
在這種情況下,該模式下的冷鏈物流企業正在逐漸衰退,被更加信息化、現代化、智能化的冷鏈物流企業所取代。
02 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為主導的自營冷鏈物流
對于連鎖經營企業而言,物流是其利潤的一個重點。
以上海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其專門成立上海聯華生鮮食品加工配送中心以滿足冷鏈物流需求。
加工配送中心對肉制品、生鮮盆菜、西式熟食制品等15大類1200種食品進行加工,年產量達到了20000噸。同時加工配送中心還從事水果、冷凍品以及南北貨的配送任務。
加工中心有8700噸的冷庫資源,24輛冷藏車,以此保證上海地區的快速流通需求。
除了滿足聯華超市的配送需求外,加工中心還覆蓋了快客、華聯吉賣勝、聯華電子商務(聯華 OK 網)等2000多家門店,為其進行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種的安全配送,形成獨具特色的獨自兼營以配送為主的冷鏈物流模式。
03 生產加工型企業為主導的自營冷鏈物流
食品加工企業從原產地購進冷鏈原材料,同時將加工好的冷鏈產品運送到其客戶。
為了保證冷鏈物流的質量,進軍冷鏈物流行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雙匯集團、光明集團、新希望集團和正大集團等。
雙匯物流是雙匯集團旗下專為冷鏈物流打造的冷鏈物流公司,擁有雄厚的冷鏈資源以及遍布全國的物流網絡,運送雙匯出品的新鮮肉品到全國各地。
雙匯物流目前擁有約23萬噸的冷庫資源、1420臺自有冷藏車輛,2000臺社會整合冷藏車輛,總運量在12000噸以上;
在北京、上海、內蒙、四川、廣東等地成立了18家物流子公司,形成全國物流網絡;在金華、四川、內蒙、漯河等地開通了6條鐵路專線,形成了完整的冷鏈產品儲存、加工、分裝、車輛調控能力。
隨著公司的逐漸成熟,雙匯物流也開始具有第三方物流企業功能,與麥當勞、百勝餐飲等肉類、乳品、快餐、花卉、蔬菜等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其提供倉儲、加工、分揀和門到門、點到點的配送服務。
成立于2003年的上海領鮮物流是光明乳業旗下一家冷鏈物流企業。
截至2015年,領鮮物流已在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建立起強大的現代冷鏈物流體系,擁有配送中心27座,常溫、冷藏和冷凍庫面積5.6萬多平方米,擁有冷藏車輛近260輛,合作承運商冷藏車輛300余輛,覆蓋終端網點近16000家,形成24小時內送達的高效物流網絡。
目前,領鮮物流已同梅林正廣和、良友金伴、上海旭洋食品、南京雨潤食品、萬威客食品、上海避風塘食品、上海亞太國際蔬菜等多種業態客戶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生產加工型企業為主導的自營冷鏈物流服務商主要從事B2B的冷鏈服務,最大的一個優勢在于易于滲透供應鏈上游最先一公里的建設,從生產源頭保證標準化的冷鏈加工產品。
04 快遞公司進軍冷鏈運輸服務
快遞公司中,順豐于2014年推出了專門服務于生鮮食品配送的冷鏈運輸服務,是最早涉足冷鏈運輸的快遞企業,成立統籌管理冷鏈物流的事業部,設計專門的冷鏈解決方案。
目前,順豐已經開通了生鮮速配、大閘蟹專遞、冷運到家、冷運到店、順豐冷運零擔、冷運專車、冷運倉儲等服務。
在冷鏈運輸資源方面,截止2018年,順豐擁有食品干線117條,為176個城市提供食品零擔提送貨服務;
擁有56座先進的冷庫,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倉庫配有自動化的制冷降溫設備,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溫控系統進行管理;
擁有自有冷藏車888輛,通過GSP標準驗證醫藥冷藏車224輛,外包儲備冷藏車約1萬輛,重要的是這些車輛基本實現了車廂可多溫區控溫,同時后臺實時監控車輛在途的溫度和濕度。
順豐利用自己的航空資源,縮短易腐易變質產品的運輸時間,提供跨境冷鏈物流服務。
順豐投入專機數量已由2015年的1架增長至2019年的25架,外加散航線路、高鐵線路和冷鏈線路協同配合,使順豐的鮮果物流覆蓋了全國280余個消費城市,“航空+高鐵+陸運”的多式聯運運輸方式讓鮮果能保時保鮮送達。如:除新疆、西藏等邊遠地區外,順豐基本實現櫻桃48小時送達全國消費者餐桌。
中通、圓通和申通由于沒有順豐雄厚的技術和運力資源,他們更加專注于細分領域。
2016年,中通推出了專門針對水果和生鮮的“優鮮達”服務,正式進軍冷鏈領域。
中通雖擁有超過2000條干線運輸線路、4800輛長途汽車,看似龐大的運輸干線和強大的陸地運力,實際上其并沒有時效性高且具有制冷設備的運力。
為了推出“次日達”和“隔日達”服務,中通與中國東航云南有限公司合作,成為其第三大貨運代理商,解決了冷鏈運輸的時效問題。
凡是貼有“優鮮達”的貨件,在中通的各個轉運環節都擁有優先權,工作人員必須第一時間將其轉運到下一環節,保證產品新鮮度。
圓通也于2016年正式進軍冷鏈物流市場,推出“大閘蟹項目”。
圓通是國內僅有的兩家擁有自有航空公司的民營快遞企業之一,相關數據顯示,圓通目前自有機隊數量達12架。
多年來圓通在航空運輸上的建立,為其拓展冷鏈奠定了基礎。
其在空運的基礎上,又在冷藏車等冷鏈設備上加大了投入力度,進一步強化了企業的冷鏈設施。
圓通利用自己背靠國家工程實驗室優勢和先天的航空資源,以“智慧冷鏈物流系統、可視化監控、溫控技術包裝”為核心技術,根據客戶的不同需要,為其設計專門的冷鏈倉儲、運輸、配送、包裝方案。申通不僅大力擴大自己的規模,同時還積極尋求與其他公司合作。
申通首先選擇從生鮮水果的運輸、配送開始,在上海地區小范圍試點。
為了擴大規模,2017年申通成立了物流子公司上海申雪,開始打造其“第三方冷鏈倉儲+配送服務”冷鏈物流模式。
利用母公司強大的物流配送網絡,上海申雪推出了冷鏈倉儲、當日配、次日配、隔日配等冷鏈服務。
為了幫助申雪實現信息一體化,申通就投入了50000萬元,其中通過外部募集資金約20000萬元,使其包裝、分揀環節的服務更加精細化。
冷鏈市場需求的增加,眾多企業對于冷鏈物流產業的投入,讓我們看到了冷鏈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
下期我們將分析第二類,時代浪潮下以電商為主導、第三方冷鏈平臺為主導以及新零售下的新型冷鏈物流服務提供商現狀,并對比分析傳統和新型兩大類物流服務商在冷鏈物流領域服務的異同,敬請期待。
本文由中國港口網www.szkuaidabw.com特約
上海海事大學朱航、錢佳、沙梅獨家提供
參考文獻
[1] 2019-2025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R].中信博研研究院.2018-11-19
[2] 2017年中國生鮮農產品連鎖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簡版).[R].中商產業研究院.2017-12-27
[3] 冷鏈物流市場進入群雄逐鹿新時代.[J].互聯網.2018-9-20
[4] 商務部辦公廳,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商務部辦公廳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關于復制推廣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化示范典型經驗模式的通知》[Z].2018-04
[5]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冷凍冷藏食品經營監督管理的通知》[Z].2018-09
[6] 上海聯華生鮮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物流案例.[J].中國物流與采購網.2011-01-14
[7] 孫宏嶺, 龔婷婷. 中國冷鏈物流主要企業經營模式比較分析[J].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07(4):82-84.
[8] 房慧.食品企業與第三方冷鏈物流商如何實現雙贏?——訪光明乳業有限公司物流事業部總經理、上海領鮮物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殷海平[J]. 食品安全導刊, 2009, 9(1):94-95.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同意在北京等2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Z].2018-07